(資料圖)
廊道綜合防洪能力、沿江環境均明顯提升
將長江沿線碎片化的生態保護邊界連接起來,把更多的沿岸空間留給長江,留給市民,留給生態。9月23日,武漢市召開百里長江生態廊道重點示范項目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武漢百里長江生態廊道工程正持續高標準推進,廊道綜合防洪能力、沿江環境均明顯提升。
武漢百里長江生態廊道于2020年12月7日正式開工,總投資約120億元,涵蓋長江岸線284公里,漢江岸線112公里,分為城區段、城郊段和農村段,并銜接城市腹地1—3公里。武漢市水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涂金花表示,生態廊道具有調控洪水、防止水土流失、保護生物多樣性、過濾污染物等生態服務功能,是解決當前人類劇烈活動造成的生態破碎化和眾多環境問題的重要措施。
目前,16個重點示范項目中,已完工項目6個,即:漢江漢陽江灘三期、江灘閘口改造、漢陽碧道、江北碧道、武昌八鋪街江灘、洪山江灘。今年年底前有望建成開放楊泗港都市T臺和有“武漢之心”之稱的南岸嘴節點改造工程。
同時,新建生態江灘面積138公頃,提升濱江碧道12公里。其中,42處江灘閘口改造,閘條全部采用新型拼裝式鋁合金材質,讓“水泥閘條+黃土泥袋”封堵方式成為歷史。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部署啟動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作為長江流域的重要節點城市,武漢提出爭創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武漢先行區。武漢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武漢先行示范區建設范圍與武漢百里長江生態廊道建設范圍總體一致,區別在于,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武漢先行示范區延伸至武漢全市域范圍,而武漢百里長江生態廊道規劃建設重點突出主城區示范段。
“武漢百里長江生態廊道建設是以防洪工程做為重點,為長江大保護提供保障;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武漢先行示范區是以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為主線,探索新時代長江文物和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利用新路徑,建成一批長江文化主題展示區和文旅融合示范區?!痹撠撠熑吮硎?,武漢市正扎實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武漢先行示范區建設,與百里長江生態廊道建設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