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從近日召開的國家光伏、儲能實證實驗平臺(大慶基地)上半年實證實驗數據發布暨三期設計方案技術線上交流會上傳出消息,第三方獨立數據——大慶基地組件實證數據發現,不同技術類型的組件產品中,N型TOPCon組件發電量最好,且具有較高的雙面率和較低運行溫度;N型HJT組件運行溫度較高,溫度損失較大;N型IBC組件雙面率較低,背面增益偏低。
另外,不同尺寸電池片組件發電量差異較小,整體來看大尺寸組件發電量相對較高,但是不同廠家同一尺寸電池片組件發電量存在差異。
國家光伏、儲能實證實驗平臺(大慶基地)是國家能源局批準的首個國家級光伏儲能實證實驗平臺?!笆奈濉逼陂g規劃布置實證實驗方案約640種,折算規模約105萬千瓦,2021年一期工程20萬千瓦已建成投運,布置161種實證實驗方案,2022年-2025年逐年接續實施15萬千瓦、15萬千瓦、30萬千瓦、25萬千瓦。
這是繼6月份一季度數據發布之后,大慶基地完整半年度數據首次對外正式公開。此次發布會從氣象數據、組件、逆變器、支架、光伏系統、儲能產品、儲能系統七大維度進行了實證實驗數據分享,為全球高緯度、高寒地區光伏電站系統設計運行、設備選型等提供了詳實可供參考的數據,也為我國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實證數據,組件現場實測的運行電流長期高于標稱電流,最高時可達到115%Imp.電流過高時,一方面導致組件發熱較大,組件運行溫度過高;另一方面交直流側配套設備是否可滿足要求需進一步驗證。下一步重點將跟蹤大尺寸組件運行電流變化規律。
會議還就國家光伏、儲能實證實驗平臺(大慶基地)三期設計方案進行了介紹,針對分享實證實驗數據與設計方案,大慶市發改委、國家電投集團、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中關村儲能聯盟、可再生能源學會等相關領導和專家以及設備廠商分別提出了相關的建議與意見,共同推動大慶基地的良性發展與實施推動。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