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退休規劃已經成為了都市男女們的熱衷話題。然而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絕大多數退休職工依賴城鎮職工養老保險, 2020年其替代率僅為36.2%,且近年持續下降,低于世界銀行70%的建議水平。
【資料圖】
因此,個人養老儲備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日益凸顯。在養老金融賽道上,目前已有養老理財產品、養老目標基金、專屬養老保險等三類產品,特定養老儲蓄產品也將于今年11月面市。
各類養老金融產品該如何選擇?分別適合哪些人群?有何購買門檻和收益?你的養老錢交給誰打理才更安心?界面新聞記者近日走訪銀行網點、保險機構和基金公司,了解各類養老金融產品的運行現狀和特點趨勢。
專屬養老保險:針對靈活就業群體,60周歲后可領取
2021年5月,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鼓勵試點保險公司開發針對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和各種靈活就業人員的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人保壽險、中國人壽、太平人壽、太保壽險、泰康人壽、新華保險6家險企成為首批參與試點公司。
與一般的商業保險產品相比,專屬養老保險的繳費形式較為靈活,可以選擇一次性繳納、定期或不定期追加保費,方便投保人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決定。養老金的領取期為客戶60周歲之后,領取期不少于10年。
在保險的積累期,采取“保證+浮動”收益模式,6家公司的專屬養老產品都提供了穩健型、進取型兩種不同風格的賬戶供客戶選擇。穩健賬戶的資金更多配置固收類資產,收益穩??;進取賬戶的資金會平衡做好各類資產配置,對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會相對更重一些,對波動有較大容忍度,以取得更高收益。
目前6家公司的產品對穩健型賬戶的最低保證利率在2%-3%之間,進取型賬戶的最低保證利率在0-1%之間,高檔演示利率上限為6%。六家試點壽險公司在今年年初相繼在官網上公布了2021年收益情況,其中,穩健型賬戶的年化結算利率在4%-6%之間,進取型賬戶結算利率在5%-6.1%之間。
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宋占軍向界面新聞表示,目前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較高的收益是非保證的?!皩偕虡I養老險的結算利率應該和險企的萬能險結算利率類似,未來可能會下降,不過也會在4%-5%之間,高于3.5%預定利率的年金險?!?/p>
精算視覺咨詢創始人牟劍群(Alex)認為,綜合考慮安全性、長期性和現金流,商業養老險是養老金融里的最佳選擇?!梆B老投資不同于一般投資,是給我們人生做兜底的投資,因此安全性和穩定性非常重要。從這個角度看,銀行存款和保險都還具有剛兌屬性?!?/p>
“另外,養老投資的長期性非常重要,如果一筆投資沒有辦法跨越如此長的時間跨度,這筆投資可能會面臨兩種風險,即投資中斷的風險和利率降低的風險。從這個角度看,養老年金保險投資期最長,可以持續終身。同時養老險能提供穩定的現金流,也符合大家對于養老金融的主要訴求?!?/p>
不過有保險代理人向界面新聞指出,專屬商業養老險與多年行業熱銷的3-5年期的期繳產品甚至更短期限的產品不同,這對于習慣短期收益的消費者來講,需要有接納的過程。
今年2月,銀保監會發布的《關于擴大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范圍的通知》明確,自2022年3月1日起,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區域擴大到全國范圍。在原有6家試點公司基礎上,允許養老保險公司參加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
據銀保監會介紹,截至6月末,保險業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實現保費約22億元,累計投保件數達19.6萬件,其中新經濟、新業態從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投保2.96萬件。
養老目標基金:分散投資為主要特點,今年來發行持續降溫
自2018年8月首批產品發行以來,養老目標基金快速發展。
養老目標基金采用 FOF 形式運作,投資于股票、股票型基金、 混合型基金和貨幣基金等,鎖定期一般為1-5年。投資人最短投資期限不低于1年、3年或5年的養老FOF,基金投資于權益資產的比例原則上分別不超過30%、60%、80%。
養老目標基金分為兩種:目標風險基金(Target Risk Fund)和目標日期基金(Target-date Fund)。
目標風險FOF是根據特定的風險設定來決定不同風險資產的配置比例,通常來說目標風險型養老FOF按照權益倉位高低分為穩健策略、平衡策略、進取策略等不同目標風險類型。目標日期FOF則以投資者退休日期為目標,根據不同投資者生命階段風險承受能力進行投資配置,隨著時間的推移,基金經理會重新平衡投資組合,使得該基金的投資組合趨向保守。
然而今年以來,養老FOF產品發行持續降溫,超半數產品規模不足2億元,甚至出現了頭部公司發行失敗的現象。
中金證券研報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養老FOF規模較去年年底下降120億元。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19日,全市場共有204支養老FOF,管理規模為1080億元,較一季度進一步下降。
從年初至今,以分散投資作為主要特點的養老FOF收益表現并沒有體現穩健和平滑收益的特質。
根據Wind數據,在205只基金中,僅26只基金的區間回報為正值。有公募人士表示,今年因為市場的波動,不僅僅是FOF,公募基金普遍規模下降。并且養老目標基金封閉期多數為3、5年,投資者在股市下跌時入市投資的意愿更低。
除收益因素外,FOF也存在雙重收費的問題,即購買FOF和底層的基金產品均要收取費用,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讓投資者對養老FOF的興趣減弱。
盡管養老FOF因市場變化而熱度下降,但浙商證券分析團隊認為,中短期來看,銀行渠道養老產品占優。但隨著資本市場的改革與完善,公募基金收益率優勢將進一步凸顯,同時投資者對于風險的認知更為成熟和理性,更為依賴專業的機構投資者,基金將逐步占據優勢,并對銀行理財與保險形成一定替代。
養老理財產品:試點一年來多款售罄,設置安全墊和準備金
養老理財產品試點于2021年9月15日正式開啟,截至目前,已有11家理財子公司獲得發行養老理財產品的資格,共有10個城市納入試點范圍。
2021年8月31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的通知》,宣布自2021年9月15日起,工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在武漢市和成都市,建信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和招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在深圳市,光大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在青島市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試點期限暫定一年。試點階段,單家試點機構養老理財產品募集資金總規模限制在100億元人民幣以內。
2022年2月11日,據銀保監會官網披露,貝萊德建信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獲批成為首家參與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的合資理財公司,試點城市為廣州和成都。隨后2月25日,銀保監會分布的《關于擴大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范圍的通知》(下稱《擴大通知》)指出,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范圍由“四地四機構”擴展為“十地十機構”。
具體來看,試點地區擴大至“北京、沈陽、長春、上海、武漢、廣州、重慶、成都、青島、深圳”十地。試點機構擴大至“工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中銀理財、農銀理財、中郵理財、光大理財、招銀理財、興銀理財和信銀理財”十家理財公司。
同時,《擴大通知》規定,對于已開展試點的4家理財公司,單家機構養老理財產品募集資金總規模上限由100億元人民幣提高至500億元人民幣;對于本次新增的6家理財公司,單家機構養老理財產品募集資金總規模上限為100億元人民幣。
養老理財試點滿一年之際,界面新聞記者從北京多家銀行網點工作人員處了解到,目前多款養老理財產品已售罄,并且由于部分銀行理財子公司已達到募集資金規模上限,因此短期內暫未有發行新產品的計劃。
購買門檻方面,只有身份證簽發機關為上述10個城市的18歲以上市民才能購買,1元起投,個人在所有渠道購買的所有養老理財產品合計不能超過300萬元。
界面新聞記者據Wind統計,截至9月15日,除興銀理財和信銀理財外,其余9家機構發行了49只養老理財產品,其中工銀理財和建信理財均已發行11只養老理財產品,光大理財已發行10只養老理財產品。
林立指出,“根據有關數據,截至到2021年末,我國養老金三支柱的占比分別是67%、29%和4%。隨著老齡化加速,加快發展第三支柱應該是具有更大的戰略意義。對農業銀行來講,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種大有可為,通過扎實專業的服務,把它轉化為大有作為?!?/p>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公布凈值的養老理財產品的凈值均在1以上,業績比較基準在5%至8%區間。一位股份行理財經理向界面新聞記者透露:“養老理財產品會設置安全墊和準備金,在運作過程中,如果有部分收益較高會把這部分資金預留出來,等后期市場表現比較差時,會把這部分資金做一個平滑,所以養老理財產品整體收益波動不會特別大?!?/p>
對比起日益下行的存款利率,養老理財產品收益頗具吸引力。不過一位國有大行銀行經理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目前養老理財產品均不保本,并且產品封閉期基本都在5年期以上,如客戶本人遇到重大疾病等特殊情況可以帶著證明到銀行網點辦理提前支取,但提前支取需要手續費,并且支取時當時的凈值如果處于低位,會造成損失。因此,購買養老理財產品的客戶最好做好長期持有該產品的打算。
對于養老理財產品的特點,此前農業銀行副行長林立曾在業績會上指出,理財養老產品主要是有五個點:一是鼓勵長期投資,二是強調更加穩健的投資的運作,三是突出普惠養老屬性,四是提供多重分型的保證,將安全作為養老產品投資運作的首要的目標把握。五是針對投資者可能面臨的一些特殊的困難的情況,養老理財產品提供了提前贖回功能。
養老儲蓄:單家試點銀行存款上限50萬元,利率略高于2.65%
除了上述三款養老金融產品外,養老儲蓄產品也即將面市。
2022年7月,銀保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的《關于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工作的通知》(下稱《養老儲蓄通知》)明確,自今年11月20日起,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在合肥、廣州、成都、西安和青島市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試點期限暫定一年。試點階段,單家試點銀行特定養老儲蓄業務總規模限制在100億元人民幣以內。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種類型,產品期限分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檔,儲戶在單家試點銀行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存款本金上限為50萬元。該產品利率要略高于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掛牌利率。
目前,四大行的五年期定期存款掛牌利率已于9月15日下調至2.65%(整存整取)。
據半年報披露,截至6月末,工商銀行養老金托管規模2.5萬億元,保持行業第一;受托管理年金基金為4384億元,管理企業年金個人賬戶為1227萬戶,托管年金基金為11974億元,受托管理企業年金基金規模、管理企業年金個人賬戶數量和托管年金基金規模繼續穩居銀行同業首位。
農業銀行養老金托管規模為10061.4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9%,養老理財托管業務實現零突破;養老金受托管理規模為1879.3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0%;積極布局養老FOF代銷等。
中國銀行養老金受托資金規模為1561.2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30%;企業年金個人賬戶管理數為377.57萬戶,較上年末增長2.72%;養老金托管運營資金為8606.9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85%;養老理財產品托管規模215億元。
建信養老管理資產規模為5091.70億元,資產總額40.12億元,凈資產29.96億元;上半年凈利潤為1.19億元。
中國銀行副行長陳懷宇介紹,自養老儲蓄試點通知發布以來,中國銀行積極準備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工作:一是積極申請特定養老儲蓄試點資格,草擬試點方案,并準備報送監管機構;二是總分行相關部門成立工作推進小組,為試點等工作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保障;三是推進系統改造,主體功能已技術投產,部分外圍系統功能和調整將在9月陸續投產;四是開展制度和協議文本的修訂;五是業務正式開辦前完成業務培訓等準備工作。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
標簽: 養老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