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張青松近日表示,今年上半年支付清算行業協會各會員單位共讓利市場主體161億元,其中讓利小微企業、個體戶等120億元,有效降低了市場主體的經營成本。
(資料圖)
張青松表示,支付清算行業在為全社會提供高效、便捷支付服務的同時,要從市場主體的需求出發,切實提高賬戶服務水平。同時,平衡好創新與規范,推動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對穩定經濟、吸納就業的作用不容小覷。近日,多家支付機構披露了減費讓利“成績單”,支付降費、讓利小微已經成為支付行業發展的主旋律。
多支付機構已行動
《華夏時報》記者梳理發現,多家支付機構推出了針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降費讓利“大禮包”。
為進一步降低小微商戶的經營成本,支付寶制訂了降費讓利舉措。過去一年多來,支付寶已為2200多萬小微商家降費讓利近80億元。
《華夏時報》記者向支付寶方面了解到,2021年8月1日起,支付寶面向符合標準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推出網絡支付服務費9折等讓利服務,并繼續延續收款碼免費提現舉措至2024年9月30日,且不設單筆上限和單日上限。降費舉措對符合條件的商家直接減免,無需額外申請。
支付寶還向小微商家推出“三零服務”,除提現0手續費外,商家用支付寶收錢碼獲得的商家積分,可兌換數十種經營物資。支付寶還延續“你敢收我敢賠”的承諾,為商家提供安全保障,如收錢碼被惡意替換、調包,收錢碼賬戶的資金被盜,商家可獲賠最高200萬元。另外支付寶商家服務頻道向小微商家開放的2000多個數字工具,大部分可免費使用。
今年二季度,微信支付也不斷豐富降費讓利措施,數據顯示,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微信支付在支付服務手續費方面已累計讓利約30億,惠及小微商家超過2000萬。微信支付降費周期將持續到2024年,預計將實現三年100億減費讓利的總體目標。
除了人們熟知的微信、支付寶,多家支付機構也陸續披露了減費讓利的進展。拉卡拉方面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其讓利范圍涵蓋標準類商戶借記卡線下消費、網絡支付交易及數字人民幣支付業務等方面,截至2022年3月末,拉卡拉降費讓利已累計惠及超過80萬商戶。
具體來看,針對所有標準類商戶借記卡線下消費類交易,實行發卡行服務費和轉接清算費9折、封頂值不變,優惠類商戶繼續維持原來的7.8折優惠。針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有經營行為的個人的網絡支付交易,對交易手續費實行基準日(2021年6月25日)的9折優惠。而對于商戶使用數字人民幣支付業務,試點期內免收商戶手續費。
此外,中國銀聯、網銀在線、易生支付、連連國際、美團等機構紛紛參與到減費讓利的行動中,給與實體經濟大力支持。
對頭部機構是雙贏舉措
2021年6月份,央行等四部委發布《關于降低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支付手續費的通知》,該通知自2021年9月30日起施行。尤其在2022年穩經濟、促消費的倡導下,支付機構給出了更大讓利空間。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張青松近日表示,今年上半年支付清算行業協會各會員單位共讓利市場主體161億元,其中讓利小微企業、個體戶等120億元,有效降低了市場主體的經營成本。
支付機構服務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數量多、交易頻繁,降低交易手續費也將是一個更具普惠效果的措施。
業界普遍認為,降費讓利是雙贏舉措。一方面降費讓利有效減輕了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經營負擔,助力商戶穩定發展。另一方面,支付產業鏈上各方協同,有利于推動支付產業高質量發展。
“支付機構降費讓利是一種履行社會責任、更好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舉措,但對于不同支付機構來說的影響也不盡相同?!?月20日,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她表示,對于頭部支付機構來說能夠產生雙贏,通過降費讓利拓展商戶資源,不斷完善其生態圈的構筑。而對于中小型支付機構,尤其是對于原本就依賴支付手續費的機構來說,可能會產生階段性影響,面臨生存困境,需要尋求“多條腿”走路的方式,在拓展多元化收入方面作出更多探索實踐。
此外,張青松還對支付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服務實體經濟與民生需求層面,要持續優化賬戶服務,產業各方要全面落實小微企業、流動就業群體賬戶服務管理的要求,從市場主體的實際需求出發,切實提升賬戶服務水平。
張青松表示,鞏固支付減費讓利成果,產業各方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繼續落實支付降費舉措,提高政策觸達度,讓更多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享受到政策紅利。
同時,還要提升支付普惠水平,產業各方要在支付適老化工作、移動支付便民工程以及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等薄弱環節下力氣深耕,切實提升農村地區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支付服務便利化水平。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