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用光伏的爭議,這些年一直都存在。尤其是去年個別媒體對諸如金頂寶等的報道,一度讓整個行業和龍頭企業站在了風口浪尖,陷入深深被動的局面。如今,那些預測是否都一一出現了呢?
從粗放草莽走向高質量發展,隨著國家政策發布,戶用行業正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中國廣大鄉村和縣城正步入“雙碳”的風口之中,那些散落在廣大村莊的屋頂成為了各路人馬爭搶的資源。近年來,無論是光伏巨頭還是家電巨頭,都在紛紛涉足加大投入。
在發展初期,由于良莠不齊的供應商及渠道商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戶用光伏的“名聲”,大眾對此模式甚是嗤之以鼻。但是隨著巨頭們紛紛涉足,“劣幣驅逐良幣”的勢頭得到了逆轉,商業模式不斷完善,行業逐漸規范,促進了戶用光伏爆發增長。
那么,作為早在2015年就入局戶用光伏的金頂寶,為何遭也受到大眾的質疑。筆者試著翻閱了大量材料,從百度、微信到知乎等等,在搜了幾十個平臺知乎,有個重大發現,這源頭竟是個人號寫的一篇“小作文”。原本嚴肅的討伐品牌企業坑害老百姓的我,因為熟悉這類寫手的模式,居然開始深深“同情”企業了,想說,你們花點錢搞公關不香嗎?
面對諸如此類的爭議,那么我們可以先了解下什么是金頂寶?金頂寶就是正泰安能推出的合作開發模式,是企業與用戶合作建造電站,電站設備、建造及運維均由企業承擔,用戶自己都不用出1分錢。就這不用老百姓掏錢的商業模式,怎么就被盯上了?
縱觀政策,這一波的戶用光伏提速和七年前的“光伏熱潮”尤為相似。而這一次的政策針對的范圍更廣。廣大農村用戶無論是否想要安裝電站,一定要仔細甄別,謹防光伏騙局。畢竟相較于屋頂安裝光伏項目安裝費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不少百姓一定會首選像金頂寶這樣不用掏出一分錢的商業模式,風險等級直線下降。
而去年金頂寶的小作文衍生出個別媒體的揭黑稿件,想必金頂寶自己都沒想到的蝴蝶效應。時隔一年,小作文沒有后續,揭黑的小料也未再繼續生產。至于是否有賠償,賠了有多少?看看網絡虛擬世界再回歸現實世界,問問周遭朋友鄰居,有辨識能力的人,定會給你一個準確的答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